11月7日至10日,上生·新所、早春乐事集和小红书携手举办的“非遗手工节”吸引了大批市民。现场不仅有非遗匠人和手工艺人现场展示技艺,还有安徽省非遗项目“汪满田鱼灯”的连续两日巡游表演,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乡土与时尚的完美融合。
那么,文化市集究竟如何重塑城市商业空间,为城市提供文化消费上的支持呢?
11月9日(周六)上午11点,上生·新所。本文图片均为赵忞拍摄。
从全球化的“非标商业”到“乡土中国”
城市品牌化的文化市集大多起源于2015-2016年,它们早期的发展理念依然保持了全球化时代对潮流(复古也是潮流的一个面向)、聚会等青年向生活和消费的想象。此时的城市转型存量发展,商业综合体也逐渐从连锁模式转向差异化发展,形成了“非标商业”这一概念——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的转变,以消费者需求变化为核心。
品牌化的市集,就像“快闪店”“策展式商业”那样,在各个城市或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商业空间中巡回举办,既有个性,又有不同主题和摊位,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灵活而新鲜。而近些年,很多城市消费者开始“回归乡土”,关注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早春乐事集作为一个年轻的市集,于2019年创办,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路径独特。它脱胎于杂志书《碧山》,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中的位置为主旨。5年来,24场市集,从最初的手作、饮食、季候主题,逐渐演变为偏重手工艺与时尚产业和艺术的结合。
市集如何利用趣缘社群基础重塑城市商业空间
上海的品牌“新德里秘密”主理人“BBY”回忆,自己是在2020年左右与早春乐事集合作的。BBY认为双方有共同的价值取向,都强调人情味、手工和设计。早春乐事集本身组织得力,宣传也做得很好,逐渐培养出了一批核心消费者,能够高效匹配到适合的人群。
长期的主理人-摊主-粉丝互动形成的社群,让一些市集品牌在城市商业发展和社区营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2020年5月到10月,早春乐事集连续3次在上生·新所举办,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城市更新中的“社区商业”地位。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孙哲提出的“趣缘城市”理论指出,人们因各自的选择而创造新的价值,进而重新选择结成社群。这种基于人们共同兴趣和选择的社群,使得市集对城市更新的活力促进作用开始被重视,受到了很多商业空间的欢迎。
从重塑商业空间,到孵化城市新文化
近两年,“土产+时尚”的国潮风逐渐兴起,“非遗”消费逐渐被市民接受。一些文化机构或商业化的文创市集也加入了“非遗”摊位,丰富了文化供给。
然而,“非遗”选题与其他主题存在较大的区别,内容本身有一定门槛。研究员走访多个市集发现,一些“非遗”市集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但这次的非遗手工节却没有上述乱象,每个环节的准确性都非常重要,主办方希望活动里每一个主办/创意/执行都是对非遗有一定认知和了解的,不能出“非遗”常识和知识上的错误。
面向未来,市集如何打造城市的“文化蓄水池”
对于上海而言,市集脱胎于“非标商业”,而后,围绕“国内大市场建设”和乡村振兴面向的市集逐渐成熟,而后重新汇入城市文化和消费的主流方向中。上海原本就有发达的时尚产业,能够将ArtDeco建筑、爵士乐等进行“二创”形成自己的在地风格。
从上海拓展到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的用户对非遗文化有极高的接受度与认可度,并且年轻人也愿意尝试个性化的创新表达。这也是长三角城市孵化新的本土时尚和消费新文化,进而促进上海打造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基础。
探索更多的线下市集,将这些优秀的创作者输送到线下,让非遗手工艺创作者有更多展现与互动的机遇,也是社交生活类媒体平台适合挖掘和推广的方向。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公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