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北京的天气虽冷,但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的热情却如夏日般炽热。市民们纷纷涌入全国农业展览馆,感受非遗的魅力,品味各地的美食。在这其中,玉树的展厅尤为引人注目,吸引了众多客商驻足。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程宦宁用镜头捕捉到了这一幕幕动人的画面。从牦牛、牧女养殖专业合作社,到阿布嘎嘎服饰,再到风干牛肉、曲克安达、芫根酱菜等绿色农产品,以及藏刀锻造技艺、藏黑陶制作技艺、藏族书法等非遗展示,玉树通过这一平台,充分展示了其在推动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玉树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拉毛措表示:“自11月21日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开幕以来,我们精心挑选了20余种非遗及特色文旅产品,希望让更多人领略玉树的独特魅力。”
此次玉树展厅总面积达360平方米,包含了多个展区,如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示区、非遗作品展区、农产品企业展区、非遗歌舞表演区、玉树打卡区和洽谈区。步入非遗歌舞表演区,那充满康巴风情的舞蹈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身着传统藏族服饰的康巴汉子和姑娘,用曼妙的舞姿和悠扬的歌声,吸引众人驻足欣赏,拍照留念。
北京市民李玲赞叹道:“这舞蹈太精彩了,他们长袖飘飘,舞步时而轻快,时而豪迈,节奏感极强,我很喜欢。”现场的观众也被这种热情所感染,纷纷加入舞蹈的队伍,一同感受玉树的魅力。
拉毛措介绍:“玉树伊舞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之一。在展演季的舞台上,它就像一座桥梁,将玉树的热情与活力传递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除了精彩的舞蹈,玉树的藏族服饰展示也让人眼前一亮。那些用牦牛绒、羊毛等天然材料手工编织而成的衣物,质地柔软,款式与装饰上独具匠心。领口、袖口精心绣制的花纹图案,有的象征吉祥如意,有的寓意着幸福美满,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藏族妇女的智慧与巧思。
玉树传统服饰非遗传承人周永拉毛说:“玉树传统服饰被列入第二批青海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呈现了一系列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作品,将现代元素与传统藏族服饰巧妙结合,让传统服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玉树“特色”在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中的精彩亮相,让人们看到了这片土地上丰富多元且独具魅力的文化宝藏。它就像一阵清风,为全国乡村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玉树的魅力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程宦宁)
图片保持不变
文章中所附的图片将继续保留,以更好地展示玉树的文化魅力和活动现场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