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已至,寒风渐起,对于我们喜欢钓鱼的朋友们来说,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审视钓鱼地点的时刻。立冬过后,部分钓点似乎被施了魔法,鱼儿纷纷消失得无影无踪。据相关研究数据,当水温低于10摄氏度时,大部分鱼类的活动范围会大幅缩小,食欲也会显著降低。因此,一些原本鱼群密集的地方,如今变得冷冷清清。
入冬后要想钓好鱼,选择一个合适的好钓位显得尤为关键。鱼的习性在这个时候会有很大的变化,鱼儿活性降低,觅食欲望不高,而且大多数鱼都怕冷,开始成群活动。尤其是野外钓鱼,水域面积广阔,又是开放水域,鱼的聚集点难以把握。所以说选好钓位是很重要的,有鱼的地方总有办法能钓上来,没有鱼的地方,你再好的钓技和饵料也没有用。因此,要找到一个连杆的好钓位很不容易,但一定要避开这些没鱼的地方。
一、活水位置开始没鱼
钓鱼人都知道,活水通常被认为是鱼儿喜欢的栖息之地,因为它能带来充足的氧气和食物。但立冬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什么位置适合钓鱼,跟季节有莫大关系,本质上还是水温的问题。据专业的水产研究数据表明,立冬后水温下降明显,而活水流速较快,导致水温难以保持稳定。这对于鱼儿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它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能量保存,纷纷离开了这些曾经的“乐园”。其实,立冬后的鱼儿更倾向于寻找水温相对稳定、能躲避寒冷的地方。所以尽量选择静水垂钓,河流天生走水,要寻找缓流的区域垂钓,比如洄水湾、拐弯处等等,或者水中有较大的障碍物,选择障碍物逆水的背面垂钓。出入水口,要慎重选择,气温越低越是不能选。
二、背阴位置开始没鱼
一直以来,背阴处因其相对安静、水温稳定等特点,被不少钓友视为钓鱼的好地方。然而,立冬之后,这里却仿佛被鱼儿“遗弃”了。鱼是冷血动物,它们对水温的变化极其敏感。当水温过低时,鱼儿的活动能力和食欲都会显著下降。从秋末冬初开始,气温逐渐凉爽,背阴还是向阳会导致气温差异巨大。虽然太阳下非常炎热,但是树荫之下确实凉爽异常。立冬以后,背阴位置水温远远低于向阳位置。等到了隆冬季节,背阴还是向阳,气温差异就会变得更大。此时应该开始钓向阳的方位,而背阴位置开始逐渐没鱼。其实,立冬后鱼儿更倾向于寻找温暖的水域。
三、下风口位置开始没鱼
在以往,下风口由于风的吹拂,会带来更多的氧气和浮游生物,一直是鱼儿聚集的热门地点。但在立冬这个节点,情况却截然不同,处于下风口的水域,水温受到风的影响,散失热量更快,导致水温过低。对于对水温极其敏感的鱼儿来说,这样的环境变得不再适宜生存。另外,天冷选择钓点,避风是必备要素,因为冬季使用线组比较轻,所以往往都是选择顺风钓位,否则抛竿非常困难。冬季北向风居多,所以钓坐北朝向跟向阳也能统一起来。而下风口水流较大,本质上就是活水。当风向适合钓鱼,但是风力较大时,钓避风或者顺风为宜。
四、宽大水面位置鱼少
立冬后我们出钓时会发现一个令人头疼的状况:宽大水面位置鱼变少了。通常情况下,宽大的水面给人的感觉是资源丰富,充满着无限可能。然而,一到立冬,这里的鱼情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鱼类的生态习性分析,立冬后水温普遍降低,宽大水面散热快,水温难以保持在鱼儿适宜的范围内。同时,宽大水面的食物分布相对分散,不利于鱼儿集中觅食。到了冬季鲫鱼成群往往都是躲在深水中的,冬季要找鱼而钓,水域面积越大找到鱼窝的机会越低。更何况冬季打窝效果往往不佳,冬季打窝也是在有鱼窝的选择基础上的,是把周围的鱼聚拢一下,而不能吸引到比较远的地方的鱼。
冬季钓鱼,要说最好用的还是红虫、蚯蚓等荤饵,但荤饵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鱼儿爱吃,但荤饵没雾化,诱鱼效果会比较差,诱鱼也特别慢,这时我们可以在这些荤饵上蘸上一点肥猫粉状小料,小料是浓缩粉状诱鱼剂,添加了独特诱鱼因子,可以让我们达到快速诱鱼、聚鱼的目的、让窝子久聚不散!小料可直接添加在钓饵或窝料内,也可以直接蘸在红虫或蚯蚓上,达到快速诱鱼提高鱼儿的吃口的效果。
所以说在入冬后选择钓位,要选向阳避风的方位为基础,去找暗草、障碍物、湾子等等,这样垂钓的效率会高上不少。以上所述仅个人拙见,仅供参考!当然,如果您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或更好的建议,欢迎留言,还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