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传邮件,比亚迪汽车销量不断突破,预计全年将突破420万辆销量大关,得益于技术创新、规模化优势和低成本供应链。2025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进入“大决战”“淘汰赛”。为增强比亚迪乘用车竞争力,比亚迪需要整个供应链共同努力、持续降本。因此比亚迪对供应商所供货产品提出要求: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
信件中还写道,“请您和团队务必认真对待、切实挖掘降本空间、积极推动要求达成,尽快对接比亚迪资源开发团队,在12月15日前通过SRM系统将降后价格报给我司。”
当天网络上还流传着另一封疑似供应商回应给比亚迪的邮件。邮件称,比亚迪要求供应商2025年起进一步降本10%的通知已收到,但表示“强烈不满和严正抗议”,并呼吁比亚迪作为行业龙头,应立足于长期发展的全局高度,停止以无底线的压榨模式获取短期利益,而是应当推动供应链良性发展,共建公平、可持续的合作环境。
截至11月27日收盘,比亚迪的股价报279.69元/股,跌幅达0.47%,总市值为7653亿元。
网传截图
此外,上汽大通也致信供应商,要求供应商在成本控制上共同努力,目标降本10%。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27日,从汽车供应链人士独家获取的文件显示,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25日也向其供应商致信称,当前汽车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突出,随着新车大量上市,市场供需失衡状况预计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导致价格战难以平息。
上汽大通诚挚地邀请供应商伙伴共同参与到成本控制的大项目中。“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开发出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实现双赢的局面。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升质量、改进服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复杂形势压力下的生存能力,目标降本:10%。”
图 / 中国证券报
针对上述情况,11月27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向上汽集团相关人士进行核实,目前暂未收到回复。
据澎湃新闻报道,记者从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处了解到,供应链中零部件定期降价是行业惯例,由于车企处于强势一方,供应链企业基本都会遵循。但在近年来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肆虐的情况下,供应链企业严重承压,有部分车企并不会要求供应链企业降价,而是会努力为其保留一定的利润空间。
而立之年的比亚迪,如何打赢下半场?
从第一台新能源车上市,到第一个500万辆,比亚迪用了15年;而从500万辆迈向1000万辆,比亚迪仅用了短短的15个月。
官方数据显示,比亚迪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50万辆,为50.27万辆,创历史新高;今年1—10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25.05万辆,同比增长36.49%。
盈利水平上,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252.38亿元的净利润,几乎等同于上汽、长安、广汽、长城、赛力斯五家车企的净利总和,日赚超1亿元。第三季度营收突破2000亿元,这也是比亚迪作为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首次实现季度营收超越特斯拉,不过单季利润上和特斯拉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下半场豪赌千亿
尽管销量亮眼,但智能化并非比亚迪核心优势,相比一些率先投入智能化的新势力们,比亚迪起步较晚。坐稳新能源汽车龙头宝座后,比亚迪开始向相对薄弱的智能化方面发起冲锋。换言之,下半场的竞争中,智能化成为关键之争,比亚迪不能再只靠规模取胜。
“补课”下半场,比亚迪宣布投入1000亿元,发力人工智能与汽车相结合的智能化技术。
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半夜经常接到董事长王传福的电话,两人交流主题不外乎一个——智能化,此前双方聊的更多是动力技术。“比亚迪现在第一重视的就是智能化。”
今年6月,比亚迪成立自研智能驾驶团队“天狼”和“天璇”开发部,两大自研团队规模已经达到了近800人,在上海松江进行封闭开发近两个月时间。时隔四个月后,有消息传出两个团队已完成整合,加速自研算法量产。
据悉,目前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拥有超过4000人的团队,仅软件工程师就有3000人,据悉自动驾驶团队一个月发工资就要10亿元。从规模来看,比亚迪智驾团队仅次于华为,后者2023年底的智驾团队超过7000人,超过小鹏、极氪、蔚来、小米等智驾团队规模。
在自研之外,比亚迪也与华为达成合作,联合开发方程豹新车型。
智能化下半场已来,行业节奏加速,车企纷纷加码智能化。
以小鹏MONA M03为例,将小鹏行业第一梯队的智能化体验打进15万~20万元市场以内,迅速带动该车起量,并帮助小鹏在规模上走出低谷,也为20万元以下车型的智能体验,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对于20万元以内绝对的统治者比亚迪来说,突围的时刻到了。来到战役的下半场,是比亚迪的智能化下半场,也是王传福造车事业的下半场,为此,比亚迪赌上千亿。
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巩兆恩)、南财快讯、新浪微博、澎湃新闻、公开信息、Wind、中国证券报
SFC
本期编辑 刘雪莹
今夜,见证历史!比亚迪超越特斯拉!
家居巨头想讲车轮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