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1882—1956),近现代海派书画史上重要的学者、书画家、篆刻家与教育家。作为程十发在上海美专求学时期的书法篆刻老师,李健与程十发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为人称道,“十发”二字即由李健先生亲取。
11月20日,“人道君如云里鹤——李健书画篆刻文献研究展”在上海松江程十发艺术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以李健与程十发艺术思想的传承为纽带,共展出相关作品及文献55件(套),均由李健先生的后裔提供,分为“临川才俊”、“书画同体”、“诸体皆善”、“碑帖兼容”、“扇里乾坤”五个板块,其中不乏首次公开展出的展品。
通过书画作品与文献的交融,展览全面展现了李健在著书立作、书画创作、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同时围绕其“金石书画”的独特风貌,对曾熙、李瑞清碑学书画学术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让公众重新认识到这一流派在书画艺术界的重要地位及深远影响。
李健,这位被忽视的一代书学教育家,虽未显赫于当今,但其艺术成就实为宝贵。他受家学影响,自幼浸润于丰富的书画收藏之中,深得家族文化熏陶。李瑞清,作为清末著名的学者,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李健的学术及艺术实践深受其启发。1907年,李健从两江师范学堂毕业,这是中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图画手工科,标志着他成为接受专业艺术教育的先驱。此后,他曾任内阁中书之职,并在国内外多所学校任教,培育了众多优秀学生,程十发、方闻、杨之光等皆为其门徒。
近年来,随着20世纪书画篆刻史研究的升温,以李瑞清、曾熙、李健等人开拓的碑学书画学术体系及其艺术思想观念逐渐受到学界关注。李健的学术成就与作品资料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其理论探索与实践成果将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
1953年,李健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1956年,他加入上海中国画院,并在同年冬天因病去世。他的艺术生涯虽短暂,但影响深远。
程十发曾回忆说,李健为他取字“十发”,意寓“十发为一程”,并对他进行了艺术思想的启蒙。可以说,李健的“书画同体”碑学书画学术思想为程十发日后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李派”的实践者,李健以碑入书、入画,强调书法与绘画的融合,其作品风格深受碑帖影响,融合了多种书体的技法,并体现在他的篆刻和绘画之中。
在学术上,李健著有《中国书法史》、《金石篆刻研究》、《书通》等多部文集,其中《中国书法史》作为他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展现了他对中国书法史认识的广度与深度。其《书通》更是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将书法艺术融会贯通的高超境界。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16日,期待更多人士走进程十发艺术馆,领略李健的艺术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本文资料据松江程十发艺术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