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1月27日电(孙庆阳)随着2024年低空经济发展元年的到来,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在全球低空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向锦武强调,如同发展汽车产业需要修路一样,发展低空经济也需要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需要公共航空等领域的协同配合。
地方经济以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综合发展。从1000米以下的低空领域扩展到3000米的高空,无人机和有人机共同构成了这一领域的核心飞行平台。其中,无人机凭借其长航程、灵活部署等优势,在应急救援、远程测绘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低空经济的装备技术发展离不开前沿科技的支撑。智能化、轻量化、智能通信等技术是当前无人机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随着5G、6G以及星链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超视距远程测绘和遥控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智能化的飞行控制平台,如态势感知、自主飞行控制等技术的引入,将使无人机具备更强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决策能力。
然而,向锦武也强调,低空经济的发展不能忽视安全问题。隐私保护、加密防护措施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确保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在无人机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公共安全,防止不法分子进行干预破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推动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向锦武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他认为,政府应加强引导,明确政策导向,推动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还应加强前沿科技的研发和应用,为低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加密防护措施,确保低空经济的安全有序发展。
此外,向锦武还特别提到了智慧服务管理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可以建立更加高效、智能的空中管理与飞行服务体系,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目标。这将有助于提升低空经济的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